3D技术是一种新型显示技术,可以使画面变得立体逼真,图像不再局限于屏幕的平面,让观众仿佛能够走出屏幕外,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,但观看这种画面需佩戴一种镜片才能看到立体效果。
裸眼3D技术,顾名思义就是无需佩戴任何观看设备,仅通过肉眼就能欣赏到3D效果影像的技术。之所以会有这种真实的立体感,是因为它利用了人体双目视差的原理,通过三维建模时常用的几种手段,如透视结构、线条、光影、色彩对比等营造空间感和纵深感,就可以让眼睛“欺骗”大脑,呈现逼真的立体效果。
其实,裸眼3D技术并非新鲜事物。2020年5月,韩国首尔街头的一块高20米、宽80米户外大屏上,一阵阵巨浪汹涌翻滚扑面而来,视听效果非常震撼,“首尔巨浪”瞬间在全球网络走红。从这一天起,裸眼3D技术成为户外广告界的新宠,同时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。知名的案例还有日本东京新宿街头的Nike广告、3D巨猫等。这些裸眼3D视频因其创意十足、效果逼真,且坐落于繁华的十字路口,吸引了无数行人驻足。之后,许多国际大都市也紧追其后,陆续推出同类震撼画面。
其实,我们看到的所有案例,内容本质上就是一段视频短片。那一段普通的视频是如何实现裸眼3D的效果呢?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种三维建模手段之外,还有两个通用小技巧:一是给视频加“框”,也就是在视频周围加一圈外框,并且这个外框一直保持不动,给人感觉它不属于这个屏幕,更像是建筑物的一部分;二是给视频涂“黑”,也就是视频中留出一部分做黑色,让人以为黑色是在视频和屏幕之外,一旦画面中的主体越过外框或者进入黑色部分,就好像冲出了屏幕一样。正是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,让这项技术兼具科技感与艺术感,瞬间能够抓人眼球,印象深刻,达到“一眼万年”的传播效果。
然而,独特的优势也伴随着明显的局限性。我们往往需要在特定的观看位置才能获得最佳的观看效果,如果离得太近或者角度太偏,显示的内容就很可能发生畸变从而“穿帮”。因此,我们看到广为流传的裸眼3D视频时,大都是从单一角度进行拍摄的。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减少这种“穿帮”感呢?许多优秀的裸眼3D项目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:一是屏幕都很高,抬高观看者的视角,自然产生一种距离感和空间感;二是利用现场环境迫使观看者走进最佳观看区域,如将屏幕设置在狭长的通道或路口交汇点,在不宜观看的区域种植花卉树木等。基于以上两种手段,裸眼3D技术就可以充分扬长避短,大放异彩。
实际上,这项技术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,还存在技术瓶颈、创意不足、成本过高等问题,如何突破是接下来要思考和解决的重点。